background

Blog With L.C.C. Ocarina

  • 以笛會友聆聽古老的呼喚 兩岸合作"有戲"

    Author/廈門商報-陳淩

    以笛會友,聆聽古老的呼喚
      “我們聽到了最想聽到的聲音。這就是陶笛帶給我們的,應該可以被稱為似曾相識的幸福吧!”
      ———摘自海峽兩岸陶笛藝術家的心聲

      又是一次心靈上的感動!18日的宏泰音樂廳,清亮的陶笛聲飄溢在空氣中,輕快自然,不絕於耳。台上,海峽兩岸的陶笛藝術家相互凝視,會心吹奏;台下,上至坐輪椅的老阿嬤,下至幾歲的娃,屏息凝神,沉浸其中。

      首屆海峽兩岸陶塤陶笛文化藝術交流會就這樣真切到來。又是一次“破冰”之旅,國家文化部和中央民委有關方面負責人都蒞臨現場觀摩指導。海峽兩岸陶笛藝術家、發燒友首次大規模齊聚一堂,說道感悟,暢談未來。

      兩個小時後,曲終人不散。兩岸人相互琢磨對方陶笛、合影留念、嘀咕著交流技藝……這就是小小陶笛的魅力?抑或是它的古老,促使兩岸人心靈的相通?

      可以肯定的是,從現在開始,兩岸藝友彼此都深深愛上陶笛聲,任憑它把心神帶往遠方。

      相識    隔岸笛聲網路傳

      16日,身掛陶笛的台胞陳鏡經廈金航線來到廈門。一下船,他深深吸了一口海風,望著熱情接待的大陸同行,燦爛地笑了———這裏一點兒也不陌生,雖然是首次光臨。

      擅長製作陶笛的陳鏡,是台灣陶笛文化交流協會的執行長。這個協會去年才成立,到現在已有幾百人規模,是個大組織,集聚了台灣各類陶笛人才。年初,協會就與大陸同行聯繫,希望雙方有所來往。

      回想起一路機緣,陳鏡很動情。台灣有個“陶韻山莊”,開設了六七年,也是台灣最大的陶笛網站,全世界的陶笛愛好者均可加入其中。兩三年前,陳鏡就從這裏開始結識大陸朋友。最開始結交的是廈門雅笛工坊的老闆孫建剛。當時孫建剛為了求教技藝,流覽“陶韻山莊”並留言。陳鏡發現後,趕緊回復。誰知一來一往,竟一發不可收拾。陳鏡接二連三認識了廈門的趙良山、趙亮、林燁等,進而結交了大陸各省市的陶笛發燒友。

      像陳鏡這樣透過網路,與大陸人相溝通的還真不少。台灣陶笛三腔演奏第一人許浩倫、陶笛達人游學志等,也常借助視頻和網路電話和大陸同行開聊,一聊就是深夜一兩點。

      大陸人喜歡用QQ聊天工具,發燒友們開了QQ群,有上百號人,每個Q友名字後面都要附上來自的地區。去年,陳鏡知道後,立即申請加入其中。從此,他迷上聊天,每天都要上這個群與Q友們“會面”,談技藝、聊閒事,一日不上,如隔三秋。大夥知道他是台灣人,更是熱情相邀。陳鏡說,“因為同好,所以瞭解,有話說呢!”

      為了加強溝通,現在陳鏡特地在百度網站專門開設了自己的簡體版的博客,發表新論,時常有大陸朋友登錄回帖。陳鏡覺得很愉悅,樂在其中。

    相聞    曲風不同多交流

      台北陶笛樂團副團長陳秀姝,也是第一次來廈門。她說,台灣各大陶笛樂團,均有自己的網站供各方朋友交流。之前,她也已經透過各種管道,瞭解到兩岸陶笛表演風格不盡相同,曲風也不一致。“就調性來說,台灣陶笛曲目偏向C調、G調和F調,大陸喜好D調、E調、F調和A調。”

      這次來交流的台灣藝術家共有8位,包括陶笛製作、陶笛音樂人等。他們很看中未來發展方向。陳鏡說,“大陸人口多,雖然陶笛才剛起步,但曲風多變、風格多樣,值得學習。習者技巧性也強,相信大陸水準兩年後就會趕上我們。”

      但還沒來廈門之前,陳秀姝說自己想法很單純:只是想來看看大陸人表演,和大家一起交流技巧,不想,收穫的更是一種觸動和感動。

      參加交流會的有位母音樂老師叫蔣顯敬,是江蘇省豐縣創新外國語學校校長。這兩年,蔣校長看到孩子們都在學習鋼琴、小提琴等西洋樂器,把民族樂器冷落了,便一心想振興民樂。憑藉一股牛勁,蔣校長在學校普及陶笛,由於易學易懂,孩子們很感興趣,學校竟有上千位學生會吹陶笛。

      聽到蔣校長談起的普及陶笛初衷及驕人成就,陳秀姝肅然起敬。台灣也有過萬人齊吹陶笛的輝煌。但陳秀姝說,從來沒有一個學校有這麼多學生同時學習吹奏。

      台灣社團的活躍與勤奮也令大陸業者欽佩。他們三不五時要舉辦聚會交流技藝外,還互相交流從各地帶回來的陶笛,並盡可能在各種場合亮相。台灣陶笛聲處處可聞,就有他們的功勞。

    相教    借鑒先行為推動

      “台灣陶笛發展先行,成功經驗值得借鑒。”中國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於天佑說。他認為,大陸業者當向彼岸取經推動。陶笛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樂器,現在卻風行日本、韓國、歐美國家等。兩岸音樂家有責任在振興民樂上貢獻力量。

      據陳秀姝介紹,台灣過去沒有屬於自己的陶笛文化,但今日則不可同日而語,人稱“阿志”的遊學志就開創了一片天地。阿志主修是二胡,他發現台灣陶笛雖然好學,卻一直被當作玩具,便自發研究好幾年,還決意到各大學校推廣,一年多達300多場研習課程。2000年,阿志出了張陶笛專輯《陶笛奇遇記》,隨CD附贈陶笛指法譜,一步一步的教導大家如何演奏,一時風靡台灣。阿志也因此開了三家陶笛專賣店。

      阿志曾說,“我除了洗澡和睡覺不會帶陶笛,其他時間都會帶著。” 台灣有許多人崇拜他,並因此覺得“平價卻是最高貴的幸福”。陳秀姝認為,“阿志模式”大陸業界可以借鑒,即先從學校普及發展,再一併推動陶笛產業發展。

      陳鏡進一步認為,大陸要推動陶笛發展,政府願意幫忙,效應會很好。他舉例,台灣每年的陶笛選拔賽就得到各方支持。整個賽事分六個區進行,年年有上千人參與,一連幾天都在比賽,給了陶笛人才不少機會。

    相關鏈結 台灣手工陶笛成稀物

      台灣笛園陶笛工作室的李生鴻先生,是全世界最小陶笛的製作者。這次交流會上,他帶來了手工陶笛的技藝,令人嘖嘖稱奇。而他製作的迷你陶笛,只有2.5公分長,卻有高八度音域,實在是精品之作。

      李生鴻素日喜歡玩壺,最愛紫砂壺。這些年單是購壺的費用,他已花掉兩三百萬元新臺幣。幾年前,李生鴻答應游學志製作音色完美的手工陶笛,讓更多人領略陶笛魅力。

      李生鴻說,他製作的手工陶笛原料為紫砂,外表並不花哨,線條也十分簡單。因為講究音色,所以絕不上釉。日子久了,就像養壺一樣,這種陶笛也會有靈性。

      不過,由於完全用手拿捏,產量非常少,價位也高。通常,李生鴻做了一堆的陶笛,最終只有一兩個能“存活”。因為音色不准,或是令他不滿意,李生鴻都會把次品敲掉。

    產業合作,陶笛“有戲”

      兩岸陶笛產業合作“有戲”,這是交流會上兩岸陶笛業者達成的共識。

      台灣陶笛製作產業發展,各家廠商各有特色。據陳秀姝介紹,台灣藝術家們不少因為戀上陶笛,講究完美,為了得到一把適合自己、音準正確且自認為音色優美的陶笛,而最終往製作方向進行研發。也有一些陶藝工作者或者擅長設計的造型師,通過研究火候、造型,製作出精美的陶笛,以吸引更多眼球。
      基於此,台灣陶笛製作產業發展成熟。陳鏡說,無論如何,大陸畢竟很大,普及化後市場上很驚人。但以目前情況來看,兩岸業者在陶笛製作生產、數量上已經不成問題。不過,陶笛貴在品質、音色,所謂“品質差一點,技巧一大步”,陶笛材質又在不斷開發、創新,今後兩岸業者有望得到進一步交流。另外,陳鏡說,台灣陶笛包裝十分講究,以主題為主,配合地方特色做推廣。比如,台灣苗栗的油桐花很美,苗栗製作的陶笛外表輔以油桐花,叫人賞心悅目。這些經驗都是大陸業者今後合作、發展的方向。


    廈門商報 【2008 廈門商報】